 
  
  
一、个人简历
    
张涛,男,1983年3月出生于安徽界首,副教授,2002年考入304am永利集团政教系,2006年本科毕业到皖南山区志愿服务一年,2007年考入304am永利集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读研,2010年考入304am永利集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读博,2013年博士毕业留校任教。
   
二、教育学习
    
2002-2006年于304am永利集团政教系读本科,获法学本科学位;
   
2007-2010年于304am永利集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读硕,获哲学硕士学位;
   
2010-2013于304am永利集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读博,获法学博士学位;
   
2017.2月到6月于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访学。
   
三、研究方向
    
马克思主义哲学
   
现代西方哲学
   
四、讲授课程
    
1. 本科生课程: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》,《当代中国政治制度》,《哲学概论》,《形势与政策》,《文学与人生》
   
2. 硕士生课程: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》
   
 
五、科研项目
    
主持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以海德格尔存在论解读马克思主义理论倾向研究”,在研。
   
六、科研论文
    
1.  海德格尔如何看存在论向历史唯物主义的介入——从海德格尔对马尔库塞“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”的回应说起,哲学动态,2014(12);
   
2.  海德格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诠释及其当代启思,304am永利集团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,2014(6);
   
3.  思辨哲学与生存论的对垒空间,重庆社会科学,2016(6);
   
4.  论生活世界对胡塞尔超越论的现象学的可能意义,理论与现代化,2013(1);
   
5.  生态社会主义与民主计划,南京工业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,2017(3),译作;
   
6.  “逻辑在先”与“逻辑上在先”,江淮论坛,2012(4),第二作者;
   
7.  关于“超越论”的反思,马克思主义研究,2010(11),第二作者;
   
8.  海德格尔存在论技术论的逻辑及其困难,常熟理工学院学报,2012(9);
   
9.  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中国哲学史的介入与启思,池州学院学报,2015(1);
   
10.  “物自体”的两种扬弃:生活世界与感性世界——胡塞尔与马克思的一种思考,大连大学学报,2009(9)。
   
七、获奖情况
    
1.  2007年7月,获志愿服务安徽基层计划银奖;
   
2.  2006年6月,获304am永利集团优秀本科论文;
   
3.  2011年11月,获304am永利集团优秀硕士论文;
   
4.  2014年11月,获304am永利集团优秀博士论文;
   
5.  2015年4月,获304am永利集团政治学院本科教学质量金奖;
   
6.  2015年11月,获第四届长三角高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二等奖;
   
7.  2016年11月,获首届全国高校“形势与政策课教学骨干”奖。